行業動態
2012年,行業內幾家重點企業均在國際化戰略實施上取得可喜成績。
分析:2012年,行業內幾家重點企業均在國際化戰略實施上取得可喜成績。
徐工以并購歐洲兩家零部件企業為基礎成立的徐工歐洲研發中心已開始運轉,其將通過這一中心提高自己的液壓與傳動高端技術、整機技術能力等。2012年7月6日,徐工集團與德國施維英在德國赫恩舉行股權合作項目交割儀式,徐工以擁有施維英52%控股權的方式,正式收購了該公司。雙方不僅將加強技術研發合作,在國際市場的渠道開拓上,也將互相借力。除巴西工廠和工程技術中心外,徐工在印尼、南非、東歐、印度的基地也在穩步實施,計劃將建成海外銷售服務備件網點200個左右,從全球提升企業品牌價值。
作為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國際化步伐自2001年拉開序幕至今已逾十年,在相繼完成印度、美國、德國、巴西和印尼投建產業基地之后,2012年1月,其斥資收購了全球混凝土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2012年7月24日,三一重工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德國普茨邁斯特收購了IntermixGmbH公司100%的股權。據稱,三一重工將借此次收購,豐富普茨邁斯特的產品組合,延長產業鏈,并將與公司現有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顯著增強公司在混凝土攪拌機械領域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能力、營銷服務水平以及國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公司混凝土機械的國際化水平。2012年9月,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對外宣稱:“大象目前經營情況超預期,已實現利潤是2011年全年的四倍!”向文波表示,“大象泵車銷量占中國以外?場的40%,三一通過收購大象一舉實現了三一混凝土機械的國際化,并確立了在全球混凝土機械行業不可動搖的絕對領導地位。”在三一重工的中期規劃中,到2015年,海外業務要占到30%左右,而目前三一重工的海外銷量僅占總量的5%。顯然,三一重工在海外業務上理應有更大的上升空間,如果僅從它們在這方面投入的資源量來看。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則認為:“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必須‘走出去’,這是行業的整體趨勢。”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只有“走出去”才能突破瓶頸,在有效整合全球資源的前提下完成國際化轉型。中聯重科計劃在2015年將海外業務比重由目前不到10%提高至30%。
柳工于2012年成功收購了波蘭工程機械企業HSW。這是第一個由中國企業參與的波蘭國有資產私有化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國在波蘭最大的投資項目,同時,也是柳工目前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是柳工全球化進程中一座重要里程碑。經歷了短時間的磨合,截至目前,柳工波蘭公司業績出色,已經成功扭轉虧損局面。柳工副董事長、總裁曾光安表示,面對國內市場的波動,公司將進一步著力于拓展國際市場。目前柳工出口額占總銷售收入的24%,公司希望在2015年突破30%,2020年達到50%以上。
事實上,如果“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嚴重,低端產能過剩”的行業問題標簽無法摘掉的話,不斷擴大并占有更多的市場,顯然是工程機械企業必須面對的長期任務。(未完待續)
該信息出自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本文出自: 湖北恒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 ,轉載請注明出處!湖北恒立重工專注于鏟運機系列(井下鏟運機,地下鏟運機,井下鏟運機,拖式鏟運機,自行式鏟運機,山東鏟運機,煙臺鏟運機)、礦用裝載機系列、輪胎式、大坡度履帶式礦用扒渣機系列、礦用掘進機系列等工程機械設備,產品遍布全國各地,遠銷海內外,深得用戶好評和信賴!
地址①:http://m.yunsou.net.cn/News/xingyedongtai/230.html
地址②:http://m.yunsou.net.cn/plus/view.php?aid=230 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engliem)